目前从市场反馈情况来看,TOPCon电池也确实供不应求。
展会现场,天正电气展台前人头攒动,凭借丰富的案例展示以及完善的产品线及技术优势,吸引众多上下游企业和参展人员驻足咨询,现场气氛持续火爆。天正绿电赋能行业客户,共赴零碳新未来。
为更好地满足光伏新能源产品的应用需求,天正电气开发了12条精益2.0光伏产品专用生产线,该产线为业内首创,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,让交付更及时。据介绍,天正电气重磅推出的TGPV3系列光伏并网箱、并网柜、汇流箱等光伏专用产品,元器件全部自研自产,系列规格齐全。3月20-22日,国内分布式规模最大展会,第十八届中国(济南)太阳能利用大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。在工商业光伏应用中,天正电气不仅可以提供完整的低压产品方案,还可以提供并网柜整柜的一站式采购服务,不仅节省客户采购成本,也便于客户后期运维。天正电气紧跟国家能源政策,积极布局光伏新能源赛道,推出了TeM5DC-HU系列高压直流塑壳断路器,分断能力高达40kA(DC1500V),并且产品采用了无极性设计,可应用在光伏直流系统、储能系统等场景。
天正电气展示空间整体设计,完美融合了绿色、科技、时尚、简约元素,给每一位参展者带来了一场超预期的沉浸式体验。全球碳中和行动下,能源绿色转型提速,光伏绿电加速覆盖,未来3-5年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。但我们更应该站在下游客户的角度去思考,一起推动让尺寸统一成为市场主流。
特别是在当前各种国际环境压力下,我们更需要一起来做好一件事情,让我国光伏行业实现更高的发展水平,谢谢。只要有价值的技术、产品,就应该鼓励、包容、支持,这样才能有利于整个行业的成长。天合光能希望倡导全行业尺寸统一,同时也希望让行业内更多企业听到这个声音,我们一起把生态做好。行业一定是会向上、向前发展的。
组件也一样,组件功率高了大概20-25W,在相同人工自动化情况下,功率就提升了大概5%。更为重要的事,(210R)对光伏行业发展也极具价值。
以前发布的7大白皮书,以及现在公布的210R产品解决方案,初衷都是一样的,我们希望在利他中利己,企业除了自身的发展,还要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,这是天合光能一直秉持的精神,同时也是社会责任。但目前很多企业跨越到210210是有难度的,无论从硅片还是电池组件制造都很困难。Q:当前市场尺寸多样化的原因是什么?关于尺寸统一,天合光能是否和其他企业有过沟通,效果如何?张映斌:当前尺寸不统一都出自于各企业想做更好(产品)的初衷,但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路径,这也是正常的商业决策。不过,今年国内210R产品也是供不应求。
客户安装(组件)的时候,客户同样面临2256mm、2278mm、2335mm、2360mm、2465mm等5种不同的组件尺寸,在准备支架设计,包括排布的时候就需要5套方案。但在我们阐述(产品)价值后,很多企业管理层逐步认识到它的竞争力,成功得到他们的支持,有五六家企业为我们做了210R硅片。我们认为2235mm到2384mm之间还有很大空间,还有2450mm、2460mm、2470mm、2480mm,至少还有五六个尺寸,那为什么不一步到位做到2384mm,加速尺寸的迭代进程?现在光伏市场非常广阔,每家组件企业出货量如此之巨大,每次改造都会伤筋动骨,不仅影响产能产出,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制造节奏,包括产品切换、认证等等,这个成本是非常巨大的,这也是我们想呼吁的行业尺寸一次到位的本质原因。210平台兼容性非常强,无论我们未来的任何一个新技术,只要是硅基的,基本上是完全兼容的。
全球双碳风潮下,光伏产业激荡,尺寸之争、价格战、供需博弈等因素引发产业冲突加剧,风险在加速聚集。现在光伏行业面向全球客户,物流成本也是企业重要考量因素之一。
Q:请问,210R产品从研发到量产耗时多久?在产业化路径中遇到过哪些挑战?张映斌:任何一个企业要做技术创新都不容易,我们在产品设计、认证、行业生态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,实际上,在210R产品发布前一年我们就已经筹备好了。据张映斌透露,天合光能新一代210R系列组件于去年4月正式发布,在不到一年时间里,210R系列组件已实现GW级订单交付,预计今年出货量将超过20GW,甚至更多。
我们都知道现在PERC产能至少300GW以上,相当于每一种设备上面只要做了这个微调改造就增加20-30W,这对产业链价值是不可估量的。特别是在分布式市场,原则上讲矩形硅片组件就是为分布式市场全面打造的产品,和未来分布式的市场占比是一致的。Q:您认为最佳尺寸是什么?依据是什么?张映斌:我们认为210R在500W+产品系列中相对最优,当然未来技术发展的不断进步,总会有更好的(产品)出来,但在目前的时间点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我认为这个尺寸相对更优。相信经过深思熟虑后,这些企业会做出适合自己企业也有利于行业发在的决定。我认为假设未来尺寸标准化、统一化能够形成,210R产品的市场占比会非常大。Q:天合光能自2022年4月推出基于矩形硅片的210R产品至今,目前市场扩展情况如何,对未来有何预期?能否再详细介绍下该产品主要创新点有哪些?张映斌:去年210R产品出货量合计约为3GW,今年我们的目标超20GW,现在客户已经认可了产品价值,需求比较旺盛,也可能还会超过这个目标。
回溯过去几十年的光伏发展,就是产品功率效率不断提升,度电成本不断下降的过程。这里特别说明一点,如果182向其他矩形尺寸18X改进,所需要的成本是一样的。
为什么这样说?这就涉及到行业发展的本质思考了。我们也希望通过行业标准委员会呼吁统一尺寸,希望能达成共识。
Q:此次,天合光能210R产品解决方案的全面公开,这与之前天合光能发布的白皮书有何不同之处?张映斌:过去开发布会只是讲一个产品结果,这次我们公布了很多关键细节及数据,比如边框的尺寸、高度、温度系数、电流等产品参数,甚至包括产业化的情况、目前制造的良率电池组件、装箱物流等等。我认为是个好事,特别对一些新进入者可能是很好的启发和参考借鉴。
尺寸统一这个事情利于企业,也利于客户,更利于行业发展。这款组件是瘦长形,比较适合山地电站应用,中国很多地面电站的地形不是那么平坦,所以这样一款比较灵活的组件在山地电站比较受欢迎,才会有这么快的推广成果,也可以看出市场对于它的接受程度。综合测试BOS成本节省基本2-3分钱是没问题的。在这个基础上,利于产业链更早实现尺寸统一化,以及实现更深度的协同合作。
比如当前市场已经有182、183、185、188、192等至少5种尺寸硅片,这相当于产业链中下游每一个环节跟尺寸相关的物料要全部准备5套,这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,首先是意味企业的库存高企,价格剧烈波动将带来(库存)减值风险,要知道目前整个行业库存规模应该在千亿以上,一旦发生风险,损失不可估量。我们希望利用这个契机,再次呼吁倡导行业尺寸统一化。
Q:同样210R的产品,P型和N型在技术上会有不同吗?张映斌:并没有特别大不同,增益是一样的。两个优秀的人在一起,可以迸出更加灿烂的火花。
更高效率、更低生产成本这是光伏第一性原理和发展的底层逻辑。大家也不用担心产品可靠性以及市场需求等问题,因为我们已经实现了GW级的出货量了。
而据黑鹰光伏此前统计,截止2022年9月末,光伏上市公司存货规模就高达2971.13亿元,同比增长超60%。这也是我们呼吁行业尺寸一次到位的本质原因。为了实现尺寸标准化,在积累了近一年的量产和全球广泛的安装应用经验后,天合光能此次向业界全面公开210R产品解决方案,包括组件版型尺寸、安装孔位置、边框设计、材料工艺、包装物流等全套方案。但如果先一步,做到210182,下一步再做到210210,就会很顺畅。
任何一个企业看到这些信息,都有能力来做这件事情(产品)。因为210R组件和210组件一样具有低系统电压的优势,电压低3.5-3.6伏,在系统电压1500伏的情况下,组件电压越低,组件块数越多,在固定系统电压情况下,使用210R组件每串可以多串2片组件;在跟踪支架应用层面,一套跟踪支架电动、驱动都是一样的,相当于一个驱动可以带更多的组件,很显然相关的成本就会降低。
比如从硅片企业来看,如果做182、183、185、188、192等至少做5种尺寸硅片,这相当于产业链中下游每一个环节跟尺寸相关的物料要全部准备5套,电池及组件侧也面临同样的问题。组件尺寸大一统后,行业可以减少浪费,集中力量,去突破更高的生产与发展效率,最重要的是这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协同发展。
另外一个优势是集装箱的装载量,现在的边界就是集装箱的长度,那就决定了组件的长度,如何在有限的组件长度里面塞更多的电池片,这样既能提高产品功率,又能实现降本目标。一般来说在地面电站推一款新产品要经历半年周期,但是从去年四季度推广到现在,仅用了三个月时间,天合光能中国区已经接了好几百兆瓦的地面电站的订单了。